桌面式散热硅脂点胶机

品速科技
2025-09-15


桌面式散热硅脂点胶机:精准涂覆散热“介质”,赋能高效智能制造——品速科技服务

在现代电子设备日益小型化、高功率化的趋势下,散热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与寿命。作为热传导的关键“桥梁”,散热硅脂的涂覆质量至关重要。传统人工涂抹存在厚度不均、气泡、污染等问题,严重影响散热效率。为此,品速科技服务推出桌面式散热硅脂点胶机,集精密机械、智能控制与工艺优化于一体,为散热硅脂自动化涂覆提供高效、稳定的解决方案。

u=2987700065,1096847019&fm=224&app=112&f=JPEG.jpg

一、散热硅脂:导热“隐形功臣”的特性与挑战

散热硅脂(Thermal Grease),又称导热膏,是一种以硅油为基体、填充金属氧化物或陶瓷颗粒(如氧化铝、氮化硼、银粉等)的膏状材料。其核心作用是填充CPU、GPU、IGBT模块、功率器件等发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微小空隙,排除空气(空气导热系数约0.026 W/m·K),显著降低接触热阻,提升热传导效率。


1.散热硅脂主要特点:

高导热性:导热系数通常在1.0~8.0 W/m·K之间,远高于空气。

绝缘性:多数硅脂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性能,防止短路。

可压缩性:柔软膏体可填充不平整表面,适应微米级间隙。

稳定性好:耐高温(-40℃~200℃)、抗氧化、不易干裂。


2.点胶挑战:

粘度高,流动性差,易拉丝、出胶不均;

涂层厚度需严格控制(通常0.05~0.1mm),过厚反而影响散热;

手工操作一致性差,影响产品良率与性能。

硅胶点胶机PNG.png


二、应用范围:广泛覆盖高散热需求领域

品速桌面式散热硅脂点胶机适用于多种需要高效热管理的场景:

1.消费电子:CPU/GPU散热模组、笔记本散热片、显卡导热垫预涂。

2.新能源汽车:电机控制器、车载充电机(OBC)、DC-DC模块中的IGBT导热膏涂覆。

3.工业电源:大功率电源模块、变频器、整流器的散热界面材料自动化点胶。

4.5G通信:基站功放模块、光模块散热组件的精密涂胶。

5.LED照明:高功率LED灯板与铝基板之间的导热膏填充。



三、核心机械机构:精密联动,稳定可靠

品速桌面式点胶机采用一体化紧凑设计,专为高粘度硅脂优化,核心结构包括:


1.三轴精密运动系统

X、Y轴采用高刚性铝合金结构+精密线性导轨,Z轴为伺服电机+丝杠驱动,实现±0.01mm重复定位精度,确保点胶轨迹精准无偏移。


2.恒压供胶单元

配置不锈钢压力桶+调压阀,支持30ml~500ml料桶,压力0.1~0.6MPa可调,保障高粘度硅脂稳定输出,杜绝断胶或滴漏。


3.专用点胶阀组

可选配高粘度时间压力阀或螺杆计量阀,专为导热膏设计,启停响应快,无残留,支持点、线、圈、螺旋等多种涂布模式。


4.能控制系统

7英寸触摸屏+嵌入式控制主板,支持图形化编程、多段轨迹设定、胶量微调,程序可存储上百组,一键切换不同产品。


5.可调工作台与夹具

配备防滑硅胶台面或定制夹具,适应不同尺寸工件,支持视觉定位扩展接口,提升对位精度。

三轴桌面式点胶机1.jpg

四、工作原理:智能协同,精准执行

1.参数设定:在触摸屏上设定点胶路径、速度、出胶时间、压力、循环次数等参数。

2.工件定位:将产品放置于工作台,通过机械限位或视觉辅助精确定位。

3.自动点胶:控制系统驱动三轴平台按预设轨迹移动,同时点胶阀在指定位置开启,定量4.挤出硅脂,完成圆形、方形或异形涂布。


五、核心优势:品质、效率、成本全面升级

✅ 点胶一致性高:消除人工误差,胶层厚度均匀,提升散热性能与产品良率。

✅ 生产效率提升:点胶速度达40~80点/分钟,较人工提升2-5倍,缩短交付周期。

✅ 节省材料成本:精准控制出胶量,避免浪费,长期使用可节省硅脂成本30%以上。

✅ 操作简便:无需编程基础,图形化界面,30分钟即可掌握操作。

✅ 维护便捷:模块化设计,胶路可快速拆洗,关键部件寿命长,故障率低。

✅ 安全环保:封闭式供胶减少挥发,降低车间污染,符合ESD防护要求。


六、品速科技服务:专业定制,全程护航

品速科技服务不仅提供标准化桌面式点胶机,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:


免费打样测试:提供样品试用与工艺验证,确保涂胶效果达标。

非标定制开发:根据胶水特性、工件尺寸、产能需求定制专属机型。

技术培训与支持:现场安装调试,操作培训,远程技术指导。

快速售后响应:全国服务网络,24小时内响应,48小时到场(重点区域)。



四轴桌面式自动点胶机01.jpg

散热硅脂虽薄,却关乎产品“生死”。选择品速科技桌面式散热硅脂点胶机,不仅是实现自动化升级的一步,更是对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的坚定承诺。让每一滴硅脂都精准到位,让每一度热量都高效传导。



阅读3
分享